游客一年更比一年多
始建于北宋的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成群连片的吊脚木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系统性保护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3/20/e0406470-098d-46f1-b462-31a198adb450.jpeg"></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嬴勇秀家民宿窗外的侗寨景色。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6年前,嬴勇秀东拼西凑200万元,把自家木房改成民宿,左邻右舍一片质疑;6年来,住店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动了心,嬴勇秀带着大家一起干,日子越过越红火。</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8岁的嬴勇秀,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人。由于自家的二层木房有些年头,经常透风漏雨,有时走在地板上,都能听到“咯吱咯吱”声。在2018年的一次家庭会议上,嬴勇秀拍板,“建,必须重建!还得搞民宿!”第二天她便到村委会申请盖章,再请镇政府过会,“中间来了好几拨干部、专家,不到半个月便顺利获批。”</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按照政府提供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标准,嬴勇秀请来施工队,加班加点建设,3个月完成主体框架。“总共4层,骨架全是砖混结构,外立面和栏杆全部包着木头。”嬴勇秀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保护利用,群众是主体。始建于北宋的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成群连片的吊脚木楼是侗族文化的象征,系统性保护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从申请、批复到设计、施工,一环套一环地把关,做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故。”新房的内部装修,除了地面铺设地板砖,墙面同样裹着木板,还用实木吊顶,尽管成本算下来比普通砖瓦房高出50万元,但嬴勇秀认为值得,“我们自己也要住,用的都是好材料。民宿整体风格跟附近的老房子兼容,有一种侗族的特色品牌意蕴,游客很喜欢。”</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19年,民宿正式营业,嬴勇秀当年喜迎开门红:总共14间客房,有7个月几乎天天爆满,一年净赚50万元。</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人们越来越喜欢民族特色、体验民族文化,到肇兴侗寨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之前坚持的装修风格,也成了卖点!”看到生意日渐兴隆,嬴勇秀也雇用了两名员工帮忙。她的成功,给不少村民带来信心。陆红勤是肇兴侗寨的村干部,本想把自家的木屋租给外地人经营,看到嬴勇秀的生意做得红火,便直接打消念头,随即翻新木屋,发展民宿,去年正式运营。“嬴勇秀没少帮我们介绍生意,民宿也成了肇兴侗寨的旅游品牌。”陆红勤说。</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4年,肇兴侗寨接待游客1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截至目前,肇兴侗寨发展起320多家民宿、50多家餐厅,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通过保护民族文化,发展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