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港”变成“出海口”
作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门户”,贵阳国际陆港正积极发展成为面向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和西南重要国际物流枢纽。
<p style="text-indent: 2em;">龙门塔吊平稳作业,集装箱装卸井然有序,贵阳国际陆港内一条条轨道通向远方。作为贵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平台,贵阳国际陆港连接多条铁路、公路干线,集货物集散、仓储、中转、通关等功能于一体,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关键枢纽。</p>
<p style="text-indent: 2em;">“从电子产品到吉他、床垫、婴童用品和瓷砖,贵州特色产品通过中欧(中亚)班列出口至欧亚大陆,展现出‘贵州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贵阳国际陆港公司事业部部长汤明剑介绍。依托铁路网络,贵阳国际陆港已开通北接欧亚大陆的中欧(中亚)班列、西接RCEP成员国及东盟的中老班列、南接广西北部湾出海口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以及东接珠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黔粤班列,初步呈现“东南西北、四向衔接”的立体开放新格局。</p>
<p style="text-indent: 2em;">贵阳国际陆港开发了直达全球144个国家及地区主要港口的公铁海全程供应链“黔链达”产品,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以物流通道为抓手,推动贵州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去年10月底,55辆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正是经由贵阳国际陆港通过中老班列始发,经云南省磨憨口岸出境抵达老挝;同年11月底,贵州磷化集团首批磷酸二铵产品业务落地贵阳国际陆港,充分体现了国际陆港场站、西部陆海新通道政策以及海运等资源优势。</p>
<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门户”,贵阳国际陆港正积极发展成为面向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和西南重要国际物流枢纽。</p>
<p style="text-indent: 2em;">“我们拓展延伸开放通道,积极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同时,打通中欧(中亚)、中老、西部陆海新通道、黔粤‘四向’通道,助力贵州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贵阳国际陆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贵阳国际陆港将继续畅通国际物流、对外贸易和高质量发展大通道,为贵州产品走向世界提供坚实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