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见中国 | 来水城瞧桥:群桥竞秀间的发展新章
在“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的版图上,六盘水市水城区以“一峡多桥、高桥林立”的独特格局脱颖而出。
<p style="text-indent: 2em;">在“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的版图上,六盘水市水城区以“一峡多桥、高桥林立”的独特格局脱颖而出。</p>
<p style="text-indent: 2em;">这里不仅矗立着世界第二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与刚实现合龙的世界第三高桥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水盘高速北盘江特大桥、杭瑞高速抵母河大桥等一众“桥界精英”亦横跨峡谷。</p>
<p style="text-indent: 2em;">从565米的云端高度到技术创新的工程突破,这些钢铁长虹不仅铸就了山地基建的奇迹,更成为水城激活发展动能、撬动文旅融合的核心引擎,让“来水城瞧桥”成为解码山区崛起的新密码。</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世界级桥梁矗立,天堑变通途</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北盘江大峡谷的深切崖壁与复杂地质,曾是阻隔两岸的天然天堑,如今却成为中国桥梁技术的“试验场”。</p>
<p style="text-indent: 2em;">2016年通车的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以1341.4米的全长横跨贵州水城与云南宣威,565米的桥面至江面垂直高度至今稳居世界第二,大桥建成通车后,贵州水城到云南宣威的车程从原来的5个小时左右缩短至1个多小时。</p>
<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28/6b9bf87b-01ca-4c96-b248-24104ec4f0bb.jpg" alt="水盘高速北盘江特大桥.jpg"></p>
<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水盘高速北盘江特大桥。图片由水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p>
<p style="text-indent: 2em;">建设过程中,这座钢桁梁斜拉桥的建设者们直面峡谷阵风时速超30米、地质破碎带密布的挑战,创新采用“两岸对拍”施工策略,将万吨钢桁梁精准对接,索塔基础最深嵌入崖壁50米,可抵御Ⅷ度地震,通车至今已安全通行超千万车次,斩获国际桥梁大会林德撒尔奖、鲁班奖等顶级荣誉,成为西南交通干线的“定海神针”。</p>
<p style="text-indent: 2em;">2025年9月23日,安盘高速天门特大桥的顺利合龙为水城“高桥矩阵”再添重彩。这座全长1553米、主跨82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以560米的高差锁定世界第三高桥地位,同时创下“全球最高双向六车道钢桁梁悬索桥”纪录。建设团队面对峡谷昼夜温差超15℃、生态保护严苛等难题,首创“永临索夹+吊索”无支架起吊平台,融合北斗定位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缆索系统,将吊点高程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合龙过程中,盘州岸重达260吨的J27节段需在受限空间内完成90度转体。技术团队通过多次模拟,采用四点起吊旋转吊具系统,操作人员精准控制钢桁梁以每分钟18度匀速转体,依托智能监测系统动态纠偏,仅用5分钟实现高精度合龙。</p>
<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cmsimg.peopledigital.com.cn/2025/09/28/fe4a6d70-180f-4853-a338-70c93f692934.png" alt="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webp.png"></p>
<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安盘高速公路天门特大桥。<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wrap-mode: wrap;">图片由水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水城桥梁家族中,水盘高速北盘江特大桥以“技术开创者”姿态占据重要地位。这座跨径29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首创的空腹式连续刚构新桥型,填补了200至400米跨径经济适用桥型的空白,斩获詹天佑奖与鲁班奖。</p>
<p style="text-indent: 2em;">抵母河大桥则以380米的桥面高度,成为杭瑞高速毕都段的关键枢纽,大桥创下两项国内首次技术纪录:悬索桥整根主缆首次使用高强度镀锌钢丝,首次采用空中旋转吊具施工。2015年通车后将两岸通行时间从1小时缩至1分钟,不仅缩短了两岸人民交流的地理距离,有效改善了两岸交通格局,同时也对地区国土资源、西电东送工程以及旅游和扶贫开发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桥经济”效应澎湃,激活发展新动能</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大桥飞架,其意义远不止于交通便利。它们如同强劲的动脉,为水城区的经济发展持续输送养分。</p>
<p style="text-indent: 2em;">物流成本下降,特色产业“出山”提速。随着以北盘江大桥、天门特大桥等为关键节点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水城区与周边省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时空距离急剧压缩。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如水城猕猴桃、茶叶等,得以更快速、更低成本地运往全国市场,吸引了更多外来投资进入农业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领域。</p>
<p style="text-indent: 2em;">“桥旅融合”,文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世界高桥”本身就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IP。北盘江大桥观景平台及周边峡谷风光,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带动了沿线民宿、餐饮、旅游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大桥所在的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知名度显著提升,形成了“桥旅融合”的新业态。</p>
<p style="text-indent: 2em;">2025年9月24日,“赛动黔景”2025高桥跳伞国际邀请赛首站赛事在北盘江大桥开赛,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21个国家的31名顶尖低空跳伞运动员从桥上起跳,感受“空中缆车般的观景体验”。这场云端竞技不仅展现了极限运动的独特魅力,更通过高桥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了贵州壮美的喀斯特地貌与“桥旅体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区位优势凸显,投资吸引力倍增。交通瓶颈的打破,如同为水城打开了连接外部市场的“黄金通道”,使其深藏的资源禀赋优势加速释放,区位价值实现质的跃升。</p>
<p style="text-indent: 2em;">过去因山路阻隔,水城的煤炭、矿产、特色农产品等资源“运不出、引不进”,如今依托由四座高桥构建的“两横两纵”交通骨干网,以及由此延伸的区域物流体系,这里已成为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重要节点,更成为衔接成渝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产业协作纽带。工业园区与外部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招商引资吸引力增强,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水城区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6个,合同投资额111.46亿元。</p>
<p style="text-indent: 2em;">从打破阻隔的交通设施到激活发展的经济动脉,从震撼人心的工程奇迹到文旅融合的生动载体,水城的大桥群不仅书写着中国基建的传奇,更承载着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梦想。</p>
<p style="text-indent: 2em;">这一座座飞架南北的桥梁,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奇迹,更是水城区摆脱地理束缚、奔向小康生活的见证。它们正以其坚实的桥墩,托起水城人民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憧憬,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当游客循着“瞧桥”的脚步而来,看到的不仅是云端之上的钢铁长虹,更是一座小城借桥起飞的鲜活实景——这正是高桥给予水城最珍贵的馈赠。(稿件来源:水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浩)</p>